螺髻盘成螺旋状的高髻金容满月形容菩萨面容丰满而有光
[18] 螺髻:盘成螺旋状的高髻。金容满月:形容菩萨面容丰满而有光彩。梁简文帝《维卫佛像铭》:“灼灼金容,巍巍满月。”
[20] 尊者:梵文“阿梨耶”的意译,也译“圣者”,指德、智兼备的僧人。霍然病已:汉枚乘《七发》:“然汗出,霍然病已。”李善注:“霍,疾貌。”
[22] 断七:旧时人死后,满七七四十九天,招僧道诵经,称“断七”。一“七”为七天。不一会儿,汤聘来到孔圣庙,见孔子面朝南端坐在那里,于是他像活着时一样跪拜施礼。孔子说:“生死名册的变更,仍然归文昌帝君掌管。”于是指给他去找文昌帝君的路。汤聘又急忙向前赶去,见有一座殿阁,像帝王的宫殿一样雄伟壮丽。他低头弯腰恭恭敬敬地进去,果然里面有位神人,长相与世间所见过的文昌帝君像一模一样,汤聘跪伏在地,虔诚地祈祷。文昌帝君知道汤聘的来意,一边翻检名册一边说:“你为人诚实,品格端正,理应生还人间。但是你的躯体已经腐烂了,除了观音菩萨,谁也无能为力。”于是又指给他一条路,让他急速去见观音菩萨,汤聘听命前往。他走着走着,忽然看见一片繁茂的树木和竹林,掩映着一座华丽的殿宇。进去一看,只见观音菩萨梳着田螺形的发髻,神态端庄,金色的面容如满月般美丽,座前的宝瓶内插着杨树枝条,依依低垂,葱翠如烟。汤聘恭恭敬敬地叩拜,叙述了文昌帝君的那番话,观音菩萨表示很为难。汤聘不住地哀恳。旁边有位罗汉说道:“菩萨可以施展大法力,撮土可以当肉,折柳枝可以做骨头。”观音菩萨就答应这位罗汉的求情,亲手折下柳枝,倒出宝瓶中的水,和上净土成为泥,把柳枝和泥都拍附在汤聘的身上。让仙童把他送回停放灵柩的地方,把灵魂推到躯壳上合到一起。这时,汤聘的棺材内发出呻吟和翻身的声音,汤聘的家人都十分惊骇地聚集到棺前。大家打开棺木扶他出来,汤公已霍然痊愈。算来汤公气绝已经七七四十九天了。
阎罗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人物中,蒲松龄最痛恨的就是曹操了,不仅在本篇中写曹操在阴间受酷刑,“数千年不决”,迁延着,让曹操“求死不得”(《阎罗》),同时在另一篇的《甄后》中让曹操在阳世变狗,累劫不复。在《聊斋俚曲》里唯一写历史题材的《快曲》中,蒲松龄违背历史事实,让张飞在华容道截杀了曹操而“一矛快千古”。在《聊斋诗集》的《读史》中蒲松龄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曹操的憎恶:“汉后习篡窃,遂如出一手。九锡求速加,让表成已久。自加还自让,情态一何丑。僭号或三世,族诛累百口。当时不自哀,千载令人呕!”为什么如此痛恨曹操呢?蒲松龄明确地指出:曹操太奸诈了,“以谲为其咎”。
莱芜秀才李中之 [1] ,性直谅不阿 [2] 。每数日,辄死去,僵然如尸,三四日始醒。或问所见,则隐秘不泄。时邑有张生者,亦数日一死,语人曰:“李中之,阎罗也。余至阴司,亦其属曹 [3] 。”其门殿对联 [4] ,俱能述之。或问:“李昨赴阴司何事?”张曰:“不能具述。惟提勘曹操 [5] ,笞二十。”[1] 莱芜:县名。在山东省的东部,清属泰安府,即今山东莱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