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KTV招聘网!
loading
免费发布信息
·淮南 [切换]
    淮南KTV招聘网 > 淮南热点资讯 > 淮南学习/知识 >  【点评】什么叫从心灵上加以纠正呢?了凡先生说过失虽然是多种多

    【点评】什么叫从心灵上加以纠正呢?了凡先生说过失虽然是多种多

    时间:2022-12-25 11:49:46  编辑:快推网  来源:  浏览:410次   【】【】【网站投稿
    【点评】什么叫从心灵上加以纠正呢?了凡先生说,过失虽然是多种多样的,却都起源于人的内心,如果心念不曾乱过,又怎么能犯下过错呢?中国有句古话说“相由心生,相随心改”。《般若经》五百六十八卷中说:“一切法,心为善导,若能知心,悉知众法,种种世法皆由心。”《华严经》又说:“应观法界性——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性就是本体,体即是心,——一切惟心所造。”所以,对于当今的文人学士对待自身存在的徒好虚名、贪慕财利

    【点评】

    什么叫从心灵上加以纠正呢?了凡先生说,过失虽然是多种多样的,却都起源于人的内心,如果心念不曾乱过,又怎么能犯下过错呢?

    中国有句古话说“相由心生,相随心改”。《般若经》五百六十八卷中说:“一切法,心为善导,若能知心,悉知众法,种种世法皆由心。”《华严经》又说:“应观法界性——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性就是本体,体即是心,——一切惟心所造。”所以,对于当今的文人学士对待自身存在的徒好虚名、贪慕财利、动辄发怒等问题,了凡先生认为,他们不必煞费苦心一项项地去探求克服戒除的办法,只要一心一意培养善良之心地,只想着多行善事、造福他人,那么,这种光明正大的心念就会主导人的身心,邪僻的念头自然就无法乘虚而入。这就好比炽烈的太阳高挂晴空,一时间,魑魅魍魉自然就瞬间消失,而这便是扶正祛邪的关键所在。唐朝中叶的百丈怀海禅师说:“对五欲八风,不被见闻觉知所缚,不被诸境所惑,自然具足神通妙用,是解脱人,对一切境心无静乱,不摄不散,透一切声色,无有滞碍,名为道人。”总之,恶由心念引起,也将由心念来加以改正,就好比斩伐有毒的大树,最好的办法是连根砍断,没有必要拘泥于一个枝条一个枝条地去修剪,一个叶片一个叶片地去摘除。

    大抵最上治心,当下清净;才动即觉,觉之即无;苟未能然,须明理以遣之;又未能然,须随事以禁之。以上事而兼行下功,未为失策;执下而昧上,则拙矣。

    大体来说,改正过错最上之策是调治内心,这样便可以立刻达到清净的境界;念头一动就会觉察,一觉察到念头就消失了;如果做不到这一点,便应该用明察情理来改正;再做不到的话,就必须针对具体的事情来警戒自己。如果实行上等的方式但兼顾次一等的成效,还不算失策;如果固执地使用下等的方式却对上策一无所知,那就是顽冥不化了。

    【点评】

    综上所述,改正过错的最佳方法是调治内心,可以立即收效。刚一萌生邪念就有所察觉,刚一察觉就立刻扑灭,如此就不会犯下过错了;假如做不到这一点,就应该退而求其次,在想清楚道理之后对错误加以改正;再做不到的话,就应当针对具体的事情加以改正。应当注意的是,在运用高明的办法改过时,如果顺便兼顾次一等的改过方式,也未为不可;而如果只知道通过低级的办法来改过,对根本性的办法一无所知,那就是愚顽不化了。

    在这一段中,了凡先生告诉我们改过要从根本的方式抓起。《论语》有云: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”在这里,了凡先生所说的“本”,即“心”,在心念发动处下功夫,才能从根本上止恶,所谓“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”。我国明朝中叶的王阳明也有类似的思想主张。王阳明所说的“心”,是知觉之心,它以良知为本体,在知与行的关系上,强调“知行合一”和“致良知”,其根本宗旨就是“一念发动处克倒私欲”,他说:“良知不由见闻而有,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。良知是学问大头脑,是圣人第一义,近云专求见闻之末,是失却头脑已落于第二义。”由耳、目、鼻、口、四肢追求色、声、味和心追求名利引起的都是邪念,若把知行分为两件,一念发动虽有不善也不去禁止,其实邪念发动已经是行之始,这样就不能做到非礼勿视、非礼勿听、非礼勿言、非礼勿动,要使视听言动都符合“礼”,就应按照“知行合一”的宗旨,对欲念进行自觉的控制,在一念发动处,将不善的念克倒了,从而恢复良知本体的善。

    当然,了凡先生也没有苛责世人,毕竟每个人的道德水平和觉悟的程度不同,但是,他认为即使不能够从“心”上改之,也一定要从“理”或“事”上改,绝对不能忽视真相,逃避过错。这三种改过的方法,就是佛家讲的三种不同根性,上根的人从根本下手,从起心动念处断一切恶;中等根性的人,用“明理以遣之”;下根之人,只有“随事以禁之”。

    顾发愿改过,明须良朋提醒,幽须鬼神证明。一心忏悔,昼夜不懈,经一七、二七,以至一月、二月、三月,必有效验。或觉心神恬旷;或觉智慧顿开;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;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;或梦吐黑物;或梦往圣先贤,提携接引;或梦飞步太虚;或梦幢幡宝盖:种种胜事,皆过消灭之象也。然不得执此自高,画而不进。

    接引:佛教称佛、菩萨引导众生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为“接引”。

    太虚:太空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不过乎昆仑,不游乎太虚。”

    幢幡(chuánɡfān):指佛、道教所用的旌旗。建于佛寺或道场之前。分言之,则幢为有执竿的宝盖;幡则无宝盖,多作悬挂之用。

    所以如果要发誓改正过错,在明处需要好朋友来提醒,在暗处需要鬼神来证明。一心一意进行忏悔,无论昼夜都不懈怠,经过一周、两周,一个月、两个月、三个月,就一定会有效验。或者会觉得心旷神怡;或者觉得耳聪目明、茅塞顿开;或者觉得应付烦冗琐碎的事时触类旁通、左右逢源;或者遇到仇人时变怒为喜;或者梦见自己吐出了体内黑色的东西;或者梦见古来的大圣大贤,来提携引渡自己;或者梦见翱翔在太空之中;或者梦见有得道者所用的重重旌旗:这些不同的好事,都是消除自己过错的征兆。不过也不能因此而自以为是,画地为牢而不再进步。

    最新便民信息
    淮南最新入驻机构
    15535353523